韓媒批評中國女足,無VAR難阻“少林風”
在7月11日進行的東亞杯首輪比賽中,韓國女足與中國女足的激烈對抗讓球迷們目睹了一場精彩的比賽。兩支隊伍的實力均等,互有攻防,但最終雙方都未能將比賽轉化為勝利的果實,以2-2握手言和。
賽后,韓國媒體Xports以“功夫足球”一詞來描述中國女足的足球風格。這一稱謂不僅因為中國隊的頑強斗志,更因為其獨特且激烈的身體對抗。與之前的韓國男足一樣,韓國女足在這場比賽中也遭遇了中國隊的“少林足球”式的鏟搶,讓人印象深刻。
盡管這場比賽內容精彩紛呈,兩隊多次展開激烈的攻防轉換,韓國女足也展現(xiàn)出了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兩度落后的情況下成功扳平比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激烈的比賽中,中國隊員的某些動作過于粗野,多次放倒韓國隊員,但因沒有視頻助理裁判(VAR)的介入,這些動作并未得到應有的處罰。例如,針對池笑然的明顯紅牌動作犯規(guī),最終只得到了黃牌警告,這樣的處理顯然不能讓人滿意。
更為嚴重的是,當一些足以引發(fā)紅牌的犯規(guī)僅得到黃牌警告后,中國隊員似乎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他們仿佛找到了可以逃避懲罰的“捷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更加兇猛地與韓國隊員進行身體對抗。例如,唐佳麗蹬踹鄭珉瑛的腿后側、王妍雯在空中推倒李金玟等動作頻頻出現(xiàn)。整場比賽驚險場面不斷,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事實上,這種粗野的踢法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中國隊的傳統(tǒng)風格。當技術上無法占據(jù)優(yōu)勢時,他們傾向于用身體對抗來彌補這一不足。然而,在引入視頻助理裁判(VAR)后,這種做法已經(jīng)逐漸被遏制。但遺憾的是,本次賽事因沒有采用VAR技術,無法有效遏制中國隊的粗野踢法。當主裁判未能做出正確判罰時,韓國隊只能無奈接受這一結果。
雖然韓國男女足代表隊都已完成與中國隊的第一輪比賽,不再需要與中國隊交鋒,但這種“少林足球”的踢法在其他比賽中仍可能繼續(xù)上演。希望未來的比賽中,各方都能更加注重球員的安全和比賽的公平性,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足球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