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敗日本,李夢熱搜,宮魯鳴決策引疑。
北京時間的7月19日,對于熱愛籃球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充滿遺憾的夜晚。中國女籃在亞洲杯半決賽中失利,以81-90不敵日本女籃,未能進入決賽,失去了爭奪此次亞洲杯冠軍的機會。這一結果令所有球迷感到失望。
賽后,“中國女籃無緣亞洲杯決賽”迅速登上微博熱搜。與此同時,“中國女籃 李夢”的詞條也引起了廣泛關注。據報道,李夢因傷缺席了此次亞洲杯比賽。而這個決定,正是由中國女籃新任主教練宮魯鳴在數月前做出的。這個決定在當時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
宮魯鳴在亞洲杯開始之前宣布將李夢排除在國家隊大名單之外,他的解釋是李夢由于長期的傷病影響了她的狀態(tài),導致她無法參加近期的集訓和亞洲杯的比賽。雖然這樣的解釋讓人感到惋惜,但我們也要尊重教練的決策和隊員們的付出。
對于宮魯鳴放棄李夢這一決定是否正確,需要從不同角度去考慮。一方面,李夢的確是一位有著重要作用的球員,無人能替她的全部角色。但在本次的亞洲杯上,教練團隊期望張茹和楊舒予兩位前鋒能夠接替李夢的職責。然而,張茹的進攻能力稍顯不足,更多地擔任輔助角色;而楊舒予雖然具備一定的進攻能力,但因經驗不足和身體素質與李夢存在較大差距,確實難以完全替代李夢的硬解能力。
另一方面,即使李夢在場上,也不能保證中國女籃就一定能戰(zhàn)勝日本隊。從比賽表現來看,中國隊在投籃能力和跑動積極性方面與日本隊存在差距。日本隊的拼搏精神和投籃準確性是她們贏得比賽的關鍵因素。同時,李夢目前的狀態(tài)確實有所下滑,她的身體條件可能無法應對日本隊的速度和強度。
這場失利不僅僅是因為一個李夢或者一個隊員的缺失。更關鍵的是中國女籃整體水平、戰(zhàn)術等方面的不足。缺乏一兩個隊員只是表面現象,更根本的問題是中國籃球整體水平跟不上世界籃球的潮流。尤其是基本功的缺失——如三分球和罰球的命中率不高——與老一輩中國籃球運動員的強大基本功形成鮮明對比。而日本男女籃在投籃能力方面越來越強,這順應了現代籃球的發(fā)展趨勢。
因此,這場失利不應該完全歸咎于宮魯鳴或任何一位教練。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為什么現代中國籃球在基本功和投籃能力上與世界潮流脫節(jié)。如何重拾老一輩中國籃球人的優(yōu)良傳統,提高整體水平和技術能力,才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對于球迷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反思和討論的話題。你的看法是什么呢?